< 返回
黑龙江石化"土招"制胜erp (5)

从2001年9月开始接触浪潮通软,到12月签定合同,再到2002年8月份一期工程开始试运行,以及到年底稳定下来,黑石化感觉最大的难度,并不在于选择软件公司或者软件产品,而是在于实施。

但是,实施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却让李勇一言难尽,面对记者"实施过程中有哪些困难"的提问,这位身材魁梧的副总工眼睛湿润了。"我只是个项目负责人,没有多少权力去管理,所谓的协调,说白了等于求别人去管,打电话求相应的部门领导说,你看看这事情怎么办,但是别人根本就不听我们的。" 由于纯粹属于技术部门,信息中心不具有任何行政权力,所以在面临问题时总难以解决。当公司中的各个部门明白erp的实施将涉及到利益调整后,来自各方面的反对与怠工,就成为信息中心工作开展的最大矛盾。

"当时李总把我们集中到大机房里,要求我们耐心地去和各个部门商讨相关的问题,但到了各个部门后,最多的亲身体会就是挨训。有人说'你们是怎么搞的,到底能不能干,如果不能干干脆就不要上了'。到后来,我们只能够含着眼泪去求人。个别领导,甚至包括中层领导都曾经强烈抵制过我们的协调工作。"计算机中心主任张建勇作为李勇手下erp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其主要工作除了技术方面的数据设计和流程设计外,更多的就是负责各个部门的协调。在浪潮通软将管理思想提供给黑石化后,具体的协调工作只能由他们计算机中心内部的人员去完成。

在黑石化erp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张建勇感觉协调阻力最大的就是采购部门。"原来采购员采购了多少,谁也不太清楚,单子只有个别的一两个人知道,把买来的产品放到库里,采购员自行交票,和财务进行交割,就算结束了,很多账单分得不是那么明确。erp建立了新流程之后,采购员会感觉到'不方便'了,因为需要把账单输入到计算机里,领导可以随时查看,产品名称、数量都一目了然。" 这样,就有人开始抵制信息中心的工作,故意将数据输错,甚至有时候故意将个别主要的参数输错,或者干脆采取"手工"方式,票据根本就不输入到计算机中去。"因为涉及到部门利益,即便我们找到主管领导,也不能够获得支持与配合。"李勇补充说,"有些领导,从级别上来说比我还要高,不好协调,但我们也不能每一件事都去找董事长吧。这个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像鲁迅小说里的阿q,被人打了还得笑。" 最后,信息中心用上了"哄、骗、压"等3招"土办法"才使信息化逐渐推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