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德隆盛世危机

银监会骤收“信用贷款”第一民企“物壮则老”?德隆盛世危机

4月21日,在专访德隆董事局主席唐万里时,唐万里晚到了40分钟。

没有寒暄,他说:“问吧”;最后的问题还没有结束,有人从门缝里张望,他说:“我有事”,说罢起身就走,采访戛然而止。

采访历时一个半小时。其间唐万里一再强调:“这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

但危机远未过去。正如监管部门有关人士所说,所幸的是,监管部门早已对德隆“画地为牢”,德隆危机作为个案并未殃及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也未对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产生冲击。

4月24日星期六晚10点左右,德隆方面紧急通知在京各大媒体,称25日中午1点,德隆在亚运村名人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届时将有重大消息宣布。

据消息人士透露,唐万新等6位德隆高层将出席新闻发布会,宣布有关资产处置事宜。据悉,德隆国际股东已达成一致,将集资还款,以助德隆突围。资料显示,德隆国际的股东包括37位自然人。

然而25日中午,各家媒体记者齐聚与会地点,德隆方面突然临时告知,取消该发布会,原因不明。

有消息称,唐万新等人当天抵京后并未走出北京机场即返回。

据消息人士称,目前银监会与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对德隆及其相关企业进行全天候监控,监控的重点是德隆公司及有关的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上市公司及其他企业间资金账务往来等情况,银监会与证监会每天向上级部门呈报相关情况。

绵长的导火索

本报记者从银行方面得到的消息,此次对德隆危机,银行的反应之所以迅速而果断,与银监会的监管思路一脉相承。

来自银监会的消息,去年银监会成立不久,即着手研究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监督和管理。其调研范围包括对已发生的案例,如蓝田、银广夏、上海周正毅关联企业、深圳彭海怀兄弟关联企业等企业集团或家族关联企业贷款问题,也包括德隆等正常运作的企业集团。

银监会的调研结论是,商业银行对集团性客户授信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造成银行授信超过集团客户的承债能力;二是集团客户经营不善或集团客户内部关联方之间不按市场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或利润,逃废银行债权。银监会认为,采取措施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监督和管理已经十分紧迫。

2003年10月23日,银监会发布第5号令《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防范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

《指引》指出,要从机制上保证商业银行加强对有信贷关系的集团客户信息的追踪收集、授信额度的控制、授信的管理、风险的预警和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监督检查;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不仅要掌握授信对象的有关信息,而且要掌握整个集团客户有关关联方的信息。

随后,各家银行对《指引》的要求着手落实。2003年12月16日,德隆将持有的湘火炬10020万股法人股质押给招商银行上海分行,这是德隆旗下湘火炬出现的第一笔质押贷款。据唐万里介绍,在此之前德隆的贷款大都是信用贷款。

2004年年初,德隆的三驾马车开始持续阴跌。以湘火炬为例,其月线直转走低,这在德隆入主之后前所未有,而时值资本市场节节攀高。

之后,银监会继续重拳出击。2004年4月8日,全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特别注意查处信托公募、保底、挪用和关联交易行为;要针对道德风险日益突出的问题,关注股东的诚信度,严格审查股东资格。

2004年4月12日,全国信托投资公司工作会议召开。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指出,信托投资公司在当前的防范风险的任务更为突出,信托投资公司经营机制虽比商业银行更为灵活,但内在的扩张冲动使得一些信托投资公司违规经营,产生风险。

4月13日,德隆三驾马车大幅走低,4月14日集体跳水,连续跌停,至今没有止跌迹象。从资本市场来看,尽管三驾马车持续阴跌已持续半年之久,但是这种一泻千里的变局在此之前似乎并无山风满楼的征兆。

唐万里说:“这样大的事怎么会没有导火索。”

唐万里认为的“导火索”来自媒体。他介绍,今年3月2日,一家地方杂志的一篇文章谈及德隆资金链崩溃、高层出逃,一时间媒体竞相转载。他说,之后有关部门就此文的传播进行制止,但是其时该文章已被广为传阅。

唐万里认为,该篇文章加剧了社会各界对德隆资金链是否断裂的猜测,他说,实际上,类似的猜测一直存在,但是这次不同的是,银行界对德隆系表示了严重的关注。

有些与德隆有着长时间合作的银行行长直接就说:“我们也没办法,听到这些信息,完全不理会也不行。”

唐万里介绍,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要求以前德隆以信用担保的贷款,全部补办手续作为质押贷款,从而彻底改变了以前以授信评估来决定贷款额度的方式。这其中包括已有的贷款中资金还没有完全到位的部分,也就是说这一块贷款在德隆手续补办完成之前已经停滞下来。

在此之前,德隆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德隆有大量的质押贷款出现,是因为中行和建行正在股改上市,要求清理所有的信用贷款。这显然与事实有所出入。

唐万里同时承认,在3月份之后,银行已经全面停止对德隆的新增贷款。

银行只做锦上添花的事

4月21日,德隆一行人风尘赴赴地赶到国家开发银行。

在此之前,德隆一个培育了四年的项目准备上马,但是同样遇到了银行方面的问题。

据新疆自治区某政府官员介绍,此项目为“罗布泊钾盐”,是一个优质项目。国家发改委已经立项,准备以国债资金进行贴息扶持。但是国家发改委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必须有银行贷款的承诺书。

这位官员介绍,此项目原以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给予银团贷款,但是这三家银行经过调研发现,尽管参与项目的公司不在少数,但是都隶属于德隆集团,德隆实质上为单一股东。三家银行认为股权过于集中,提出必须引入战略投资人以分散风险。

德隆一方面在新疆寻找合适的战略投资人加盟,另一方面转而积级寻求其他银行的贷款支持。国家开发行系政策性银行,对于重大的国家级的项目兴趣自然不小。

但是最新得到的消息是,国家开发银行并没有一口应承,要求有更为具体的资料。国家开发银行的有关人士承认,德隆的这场危机还未过去,国家开发银行绝不轻易贸然行事。

唐万里对此事只是一声叹息,并未多加评论。

当记者问及有报道称,新疆工商联上书自治区政府,请求其以政府信用担保为德隆寻求贷款援助时,唐万里断然地说:“真是滑稽,德隆还没到这个程度呢。这种报道简直是在添乱。”

银监会有官员称,正常运作的商业银行贷款都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防范风险,二是盈利。在目前德隆的这场危机之中,要让银行重新与德隆建立起信任,困难显而易见。他说:“银行只会做锦上添花的事情,救急也好,救穷也好,都不是银行的本分。”

唐万里介绍说,在此之前,德隆在各家银行有着良好的还款记录,评级为aaa或aa。不过在今年3月份之后情况突变。

他认为,银行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这些做法都无可非议。不过他认为解决此事并不棘手:其一,“这对我们也无所谓,因为我们没有多大的贷款额。新疆德隆和德隆国际的总贷款额是8个亿”,其二,“对我们来说这也是比较简单的一件事,我们就把我们的优质资产拿出来质押,一个是房产,一个是股权,上市公司的股权也可以质押”。

但是他同时也语气沉重地承认:“舆论危机引发了经营危机。”他介绍说,一系列的恐慌行为如多米诺骨牌,它不仅波及到上市公司,连上市公司的三级公司,只要沾上“德”字的公司,甚至德隆只是一个小股东,全部受影响。

他举例说,德隆有一间上市公司的一个三级公司,有一个项目在某一个县的一个乡,现在银行不贷款了。目前职工紧急集资来争取完成这个项目。他说:“到这个程度,你说德隆还能干活吗?干不成了。”

另一方面,唐万里对此次银行的信任危机似乎不惊不诧,他说:“我对这个问题根本不担心。最近我们开了许多次银企座谈会,我们和银行不是最近才建立的关系,德隆发展18年,我们和银行是非常亲密的关系,是互利合作的关系。银行的这些同志是看到我们这个企业做到什么程度的,他们也希望和我们长期合作下去。至于舆论危机,他们感到疑惑,但也认为这是暂时现象。毕竟他们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数据。”

但是了解银企座谈会的人士说:“现在开这种会,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就德隆的问题而言,银行的谨慎态度是无疑的。银行现在最为关注的是是否会因此增加不良贷款,也就是说对德隆的还款能力以及还款方式会做进一步调查,采取切实的措施,至于新增贷款现在没有可能。”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德隆及其关联公司通过关联公司互保、股票抵押等方式,在整个银行体系的贷款额达200亿元左右,并且主要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而诸如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则表示,对德隆系公司均采取退避三舍的原则。

4月20日,德隆卖掉st中燕(600763.sh),获得股权转让金4700万元。此前,唐万里曾经表示,st中燕的重组在4月份全部完成。对此,唐万里承认,卖掉st中燕的确是解眼下的燃眉之急。

他强调:“收缩战线,变卖资产,大约在三个月内完成。只要把这部分资产处置了,银行三个月不贷款也没问题。”他表示,约占德隆总资产25%与主业无关的产业都将被处置。

“是货币链条断了”

来自德隆的消息人士透露,德隆的这场危机首先来自于国家银根紧缩政策与疏而不漏的银行监管。但更重要的是,银行资金停止供血引发了社会资本的恐慌,这方面的失血更将德隆深深地推进了目前的窒息危境。他说:“是货币链条断了。”

有确切消息透露,德隆老三股连续跌停后,江浙一带的地下资本对德隆凶猛逼债,这部分资金规模达到上百亿元,德隆面对这一气势汹汹的逼债兵团,束手无策,彼此和气尽失。4月24日,就有扬州的地下资本逼债。另外,江浙的企业也有不少加入逼债兵团。

有消息人士和德隆的内部人士向本报透露,向社会高息拆借资金和进行国债回购是德隆支撑其资金链的重要手段,其总体规模远不是百亿单位能够衡量的。

该消息人士称,北京地区拆借资金的回报率一般为10%年息,德隆长期以双倍于此的回报率向社会拆借资金。

据相关消息,在南方某省,2002年仅赛格证券就为德隆输血6个亿,但2003年德隆在该省总共只筹到2亿-3亿元。同年德隆旗下的德恒证券武汉营业部为德隆融来2亿-3亿元的资金;这一年德隆在北京市场只融到1笔资金,仅1亿元。

有消息人士透露,德隆进行国债回购的手法有二,其一,通过直接或间接控制商业银行。德隆在间接控制兰州商业银行之后,2002年底前后一笔国债回购就做了20亿。德隆控制的商业银行目前已知的有石家庄、株洲、昆明、南昌、兰州的商业银行等。

其二,以外围资金委托与其关系密切的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进行国债投资,然后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再将国债进行回购,回购的现金转到德隆指定的帐户。

这些消息并未得到德隆的“官方回答”。2002年底,德隆的资金链开始绷紧。这一时期,德隆全面收缩战线,随即全面裁员。

对此,唐万里说:“裁员是正常的事情,比如国家对水泥、汽车等行业的收紧政策,银根紧缩政策等等,德隆也做相关的战略调整。而且德隆在扩张方面也是有失误的,比如在流通领域的扩张就是不成功的,这些项目的撤消直接导致了德隆较大规模的裁员。”

他强调,德隆的员工特别可贵,比如他们就自发地买德隆的股票,以抗衡持久的下跌。

到截稿为止,湘火炬、新疆屯河已坠入低价股行列,而合金投资在经历了7个跌停之后,仍然没有放量迹象,难改颓势。中国资本市场上最有争议的三只股票从此淹没在千只股票之中,成为一段历史的标记。

绝不允许“金融帝国”出现

2003年,德隆在上海专门成立了友联战略管理中心,专司旗下金融机构的整合。

[1]